育嬰師
一、單項選擇題
1.( )既是育嬰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育嬰師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
A、職業守則 B、職業操守 C、職業道德 D、職業規范
答案:C
2.只有( )以家庭養育為主,對0~3歲嬰幼兒實施科學的生活照料和教養。
A、 育嬰師 B、母嬰護理員 C、保育員 D、家政服務員
答案:A
3.從育嬰師的職業性質角度分析,育嬰師提供服務的實質( )。
A、 勞動交換關系 B、 價值交換關系 C、社會分工關系 D、社會交換關系
答案:A
4.根據我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分為( )等級。
A、 三個 B、四個 C、五個 D、六個
答案:C
5.工作職責規定了工作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和對適崗人員的( )。
A、 一般工作要求 B、基本工作要求 C、特殊工作要求 D、最高工作要求
答案:B
6.育嬰師職業道德的特點,具有行為的()。
A、 自由性 B、規范性 C、標準性 D、約束性
答案:D
7.根據育嬰師的職業守則,( )是由育嬰師的職業對象決定的。
A、 熱愛兒童 B、愛崗敬業 C、誠信服務 D、勤奮好學
答案:A
8.根據育嬰師職業守則,( )是育嬰師職業發展的基本要求。
A、熱愛兒童 B、誠信服務 C、愛崗敬業 D、鉆研業務
答案:C
9.根據育嬰師職業守則的要求,( )是育嬰師職業規范的共同取向。
A、 熱愛兒童 B、愛崗敬業 C、誠信服務 D、善于溝通
答案:C
10.下列( )不是嬰幼兒作息中的常規活動。
A、 進食 B、睡眠 C、語言游戲 D、盥洗
答案:C
11.如果把父母比作嬰幼兒的第一任教師,那么可以把( )比作學校的課室,把玩具比作教科書。
A、 家庭教養環境 B、社區教養環境 C、社會教養環境 D、園區教養環境
答案:A
12.根據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神經發育最早,( )發育最遲。
A、 運動系統 B、消化系統 C、內分泌系統 D、生殖系統
答案:D
13.( )是構成人體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A、 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答案:A
14.一般嬰幼兒的人際關系的發展順序是( )。
A、 玩伴關系→群體關系→親子關系 B、 玩伴關系→親子關系→群體關系
C、 親子關系→玩伴關系→群體關系 D、 親子關系→群體關系→玩伴關系
答案:C
15.( )嬰幼兒適應周圍任何事物能力的表現為喜歡看顏色鮮艷的物體。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6個月
答案:A
16.下列( )不是脂溶性維生素。
A、維生素A B、維生素C C、維生素D D、維生素E
答案:B
17.嬰幼兒的胃容量較小,但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相對較多,是成人的( )。
A、 10%~20% B、 30%~40% C、 40%~50% D、50%~60%
答案:C
18.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可預防( )。
A、 結核病 B、乙肝 C、麻疹 D、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答案:A
19.對較大月齡的嬰兒嘔吐時能夠獨坐,應扶住他們,讓他們采用( )。
A、 側臥位 B、坐位 C、仰臥位 D、俯臥內位
答案:B
20.( )的嬰幼兒啼哭是表示需要。
A、新生兒 B、1個月 C、2個月 D、3個月
答案:A
21.( )的嬰幼兒已能對不同氣味進行分辨,盡管尚不穩定。
A、1~2個月 B、第2個月末和第3個月內 C、 4~5個月 D、 6~7個月
答案:B
22.嬰幼兒在( )前有意注意剛剛開始發展,水平較差。
A、1歲 B、2歲 C、3歲 D、6歲
答案:C
23.手的動作發展過程中,先會用()根手指以一把抓方式取物,后用拇指對食指捏取。
A、2 B、3 C、4 D、5
答案:C
24.嬰幼兒輕度燙傷的癥狀描述正確的是( )。
A、輕度燙傷皮膚可出現水泡 B、輕度燙傷皮膚表皮剝脫
C、輕度燙傷皮膚表面呈現紅色 D、以上均是
答案:C
25.下列描述用電安全正確項是( )。
A、電線應從墻與地板交接處走線
B、對易發生觸電的隱患應上報,嚴格按流程等待相關部門審批同意后才進行排除
C、大風雷雨時盡量使用鐵桿制造的雨傘,以策安全
D、嚴禁嬰幼兒玩耍電插座、開關、電線以及各種電器設備
答案:D
26.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 )來撲救。
A、干粉滅火器 B、水 C、沙泥 D、土
答案:B
27.( )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A、食物 B、經濟 C、精神 D、文化
答案:A
28.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 )。
A、一個月 B、兩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答案:D
29.根據嬰幼兒生活習慣的內容和要求,( )培養幼兒自己扶奶瓶,同時開始用勺喂輔食。
A、1~3個月 B、4~5個月 C、6~7個月 D、10~12個月
答案:B
30.喂哺時體位要適宜,使嬰幼兒在清醒的狀態下以( )位置傾斜著乳頭,避免平躺著喂哺。
A、頭高腳低 B、頭低腳高 C、腳高頭高 D、腳高頭高
答案:A
31.按時添加輔食,逐步給予嬰兒從( )到半流質、半固體、固體的食物,使嬰兒有序地接觸不同質地的食物。
A、配方奶 B、流質 C、人奶 D、稀稠
答案:B
32.嬰幼兒大便有規律,( ),解出的大便松軟,屬于正常現象。
A、間隔時間固定 B、間隔時間隨意
C、間隔時間在一定時間內 D、間隔的時間4~5
答案:A
33.避免給嬰幼兒進食( )太多的食物,以免產生乳酸,軟化和侵蝕牙齒的釉質,出現齲齒。
A、糖分 B、鹽分 C、米飯 D、稀粥
答案:A
34.嬰幼兒的口腔保健要均衡飲食,少吃甜食,及時添加各種輔食,適時練習( )。
A、手抓食物 B、用小勺進食 C、用水杯飲水 D、用筷子進食
答案:C
35.添加輔食應由少量開始,以降低引起過敏的風險,觀察( )天沒有過敏反應,再逐漸加量。
A、2~3 B、3~4 C、4~5 D、5~6
答案:C
36.進餐前可以用( ),育嬰師表現出對食物的興趣,并裝作很好吃的樣子,大口大口地吃,使嬰幼兒對食物引起興趣。
A、引導法 B、哄騙法 C、誘導法 D、發現法
答案:C
37.進餐要在愉快的氣氛下進行,要以( )為主。
A、鼓勵表揚 B、強迫 C、哄騙 D、威脅
答案:A
38.給嬰幼兒進行餐后整理工作中,把嬰幼兒抱出專用小餐桌后要讓嬰幼兒( )。
A、聽音樂跳舞 B、喝牛奶 C、上床睡覺 D、離開餐桌
答案:D
39.訓練嬰幼兒用( )拿東西,給嬰幼兒做一些能夠用手拿著吃的東西。
A、食指 B、拇指 C、食指和拇指 D、中指和拇指
答案:C
40.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從小做起,及時添加輔食,讓( )品嘗各種食物。
A、嬰幼兒 B、幼兒晚期 C、幼兒早期 D、幼兒中期
答案:A
41.習慣上給孩子第一種手抓食物是( ),慢慢地唾液將食物泡濕,一些部分被摩擦或者溶解到嘴里,嬰兒感到有所收獲。
A、紅薯塊 B、土豆絲 C、干面包片或餅干 D、水果
答案:C
42.( )是蛋白質消化的主要功能。
A、大腸 B、小腸 C、食道 D、胃
答案:B
43.新生兒對碳水化合物的( )類的吸收較好,如乳糖、葡萄糖等。
A、母乳 B、奶制品 C、復合糖 D、簡單糖
答案:D
44.( )對人體所有的上皮細胞的形成、發育以及維持其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D D、維生素K
答案:A
45.鋅維持正常的( ),促進食欲。
A、嗅覺 B、味覺 C、觸覺 D、聽覺
答案:B
46.嬰幼兒攝入食物種類越多,得到的營養素越全面,要求1歲后嬰幼兒的膳食種類至少( )種以上。
A、8 B、9 C、10 D、11
答案:C
47.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熱能之比為12%~15%、25%~30%、( )。
A、30%~40% B、35%~40% C、40%~45% D、50%~60%
答案:D
48.在保證充足的蛋白質和熱量的攝入的同時,食譜編制重要注意( )的提供。
A、脂肪 B、維生素C C、維生素A D、膳食纖維
答案:D
49.嬰幼兒攝入食物種類越多,得到的營養素越全面,要求( )嬰幼兒的膳食種類至少10種以上。
A、6個月后 B、8個月后 C、10個月后 D、12個月后
答案:D
50.下面關于嬰兒輔食添加的目的不正確的說法是:( )
A、輔食能刺激嬰幼兒的味覺、視覺、嗅覺
B、輔食有利于嬰幼兒的精神發育
C、輔食能增加營養從而滿足嬰幼兒體格生長的需要
D、輔食不能滿足嬰幼兒體格生長的需要
答案:D
51.主張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滿( )時開始添加輔食。
A、6個月 B、5個月 C、4個月 D、3個月
答案:A
52.嬰幼兒菜肴的制作過程中,宜( ),避免濃油赤醬。
A、少糖、少油、多鹽 B、多糖、少油、少鹽
C、少糖、多油、少鹽 D、少鹽、少油、少糖
答案:D
53.患病嬰幼兒胃口一般比較差,根據病情的不同,要聽從醫生的指導,提供( )的食物。
A、容易消化、有助于恢復 B、容易進食 C、流質食物 D、有消炎作用
答案:A
54.便盆用高效消毒液浸泡( ),排泄物另外處理。
A、10分鐘 B、20分鐘 C、30分鐘 D、40分鐘
答案:C
55.預防性消毒嬰幼兒衣服、被褥,將其放入污物袋( ),打包后用高壓蒸汽滅菌消毒后備用。
A、處理 B、扎緊 C、清潔 D、打包
答案:C
56.消化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病人的排泄物,如嘔吐物、糞便等傳播的,屬于( )的疾病。
A、口腔 B、慢性 C、急性 D、病從口入
答案:D
57.消毒患病嬰幼兒的便器要在( )用便盆刷清洗便器。
A、流動水下 B、消毒水 C、漂白粉液中 D、盆裝水
答案:A
58.下列關于先天性反射,正確的是( )。
A、一般在出生后3-4個月消失 B、一般在出生后5-6個月消失
C、一般在出生后7-8個月消失 D、一般在出生后10-12個月消失
答案:A
59.( )不是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
A、發展的連續性 B、發展的可塑性 C、發展的穩定性 D、發展的一致性
答案:D
60.( )不屬于嬰幼兒言語能力發展正常進程。
A、4個月能笑出聲 B、9-10個月能發出無意義的baba、mama
C、2個月懂得某些人及物體名稱 D、18個月會講10個左右有意義的詞
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
61.嬰幼兒兩手的動作發展順序,標志著( )的成熟程度,為將來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A、情緒情感 B、大腦神經 C、骨骼肌肉 D、認知情感
答案:BC
62.( )是嬰幼兒粗大動作練習的意義。
A、增強體質和體能 B、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 C、發展認識潛力
D、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答案:ABCD
63.根據嬰幼兒粗大動作發展的( )選擇、設計嬰幼兒粗大動作游戲,可提高嬰幼兒運動鍛煉的針對性、適應性。
A、差異 B、特點 C、內容 D、需要
答案:B
64.嬰幼兒粗大動作游戲選擇和改編的原則( )。
A、適應與發展的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生活性原則 D、安全性原則
答案:ABCD
65.嬰幼兒參與游戲練習的需求和程度與其( )有一定的關系。
A、氣質 B、情緒 C、性格 D、興趣
答案:CD
66.粗大動作游戲練習活動中,育嬰師要用( )等來鼓勵嬰幼兒,激發嬰幼兒對于游戲的熱情。
A、語言 B、情緒 C、動作 D、態度
答案:AC
67.嬰幼兒精細動作練習的意義包括( )。
A、促進感知覺的發展 B、有助于豐富面部表情
C、有助于樹立嬰幼兒自信心 D、有助于靈活用手進行各種活動
答案:ABD
68.精細動作練習為嬰幼兒( )提供了機會。
A、動手動腦 B、學習語言 C、自主探索 D、主動求知
答案:CD
69.嬰幼兒精細動作游戲選擇和改編的原則有( )。
A、全面性原則 B、操作性原則 C、趣味性原則 D、整合性原則
答案:ABD
70.由于( )等方面的影響,每一個嬰幼兒身心發展的速度都各不相同,其身心素質的特征也不同。
A、體質 B、遺傳 C、環境 D、教育
答案:BCD
71.精細動作的練習要結合日常生活動進行,注意做到( )。
A、生活化 B、具體化 C、效果化 D、獨立性
答案:AB
72.嬰幼兒動作發展觀察的方法有( )等。
A、傾聽 B、溝通 C、目睹 D、照片
答案:CD
73.2歲半左右的孩子基本上掌握了( )等復雜的動作。
A、跳 B、跑 C、攀登 D、投擲
答案:ABC
74. 在對嬰幼兒動作發展記錄與分析中行為檢核法在記錄與評價嬰幼兒行為時,較為( )。A、靈活 B、方便 C、具體 D、復雜
答案:BC
75.嬰幼兒動作能力的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包括分析嬰幼兒( )。
A、動作表現的環境 B、動作的總體特點或特性
C、動作能力與選擇活動類型之間存在的關系 D、動作過程中表現出的動作偏愛
答案:ABCD
76.觀察、分析和記錄嬰幼兒動作能力發展的方法與要點有( )
A、對嬰幼兒的動作能力發展的觀察是在與嬰幼兒的動作游戲過程中自然狀態下進行的。
B、對嬰幼兒的動作能力發展觀察的目的是為了準確地了解嬰幼兒動作發展的水平。
C、根據游戲的計劃,事先擬定觀察記錄的項目,做到有目的的觀察。
D、依據嬰幼兒動作發展月份指標,對觀察到的嬰幼兒的動作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評價,計算出動作領域的發育年齡。
答案:ABCD
77.讓嬰幼兒運動鍛煉,選擇嬰幼兒情緒好的時候擇機進行,如可選擇( )等。
A、墊子 B、木板 C、椅子 D、臺階
答案:ABCD
78.各種廢舊材料經過( ),可以成為嬰幼兒精細動作練習的最佳材料
A、清潔 B、消毒 C、擦拭 D、沖洗
答案:BC
79.嬰幼兒精細動作練習的環境必須是安全、衛生的,要注意材料( )等。
A、大小 B、輕重 C、高矮 D、肥瘦
答案:ABC
80.根據嬰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與個體差異,科學選擇和編制聽說游戲,能幫助嬰幼兒加深對語言( )。
A、語音的標準 B、語音的理解 C、規則的理解 D、素材的記憶
答案:CD
三、判斷題
141.( √ ) 圍繞嬰幼兒的生活開展聽說游戲,幫助嬰幼兒將日常語言素材進行提煉和深化,使嬰幼兒有更多的語言積累。
142.( √ ) 在選擇和設計聽說游戲時,育嬰師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發展要求,選擇適當的語言學習內容,并將本次活動的語言學習重點轉化為一定的游戲規則。
143.( × ) 隨著嬰幼兒自己參與游戲,扮演角色,想象可能有的情節、動作、物品、語言,于是嬰幼兒所處的環境便發生了變化,成為假想的情境,聽說游戲活動因此發生由假想情境向真實情境的轉換。
144.( × ) 嬰幼兒聽說活動情境創設的要點提出,在情境創設時,可能激發了嬰幼兒的興趣,但不一定是學習興趣,嬰幼兒只對活動的內容有興趣,不是對情境感興趣。
145.( × ) 可以根據19-24個月的幼兒特點,多聽短句,在與他說話時,可多次重復。
146.( √) 對觀察事物,育嬰師首先要全面進行觀察,然后進行局部觀察(細微觀察),從而發現事物各個側面的特點。
147.( √) 25-36個月的幼兒會學用普通話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樂意參加閱讀活動。
148.( × ) 軼事記錄法的特性之一:觀察的行為一定是正常行為。
149.( × ) 育嬰師可以從分析嬰幼兒聽和說行為產生的場景及活動過程的動作、表情中,分析嬰幼兒聽和說行為的過程。
150.( × ) 根據嬰幼兒語言領域的發育年齡,制定和設計語言領域的游戲方案。
151.( √) 早期閱讀是一個讓嬰幼兒積累詞匯、學習語言的過程。
152.( √) 6個月之后,嬰兒可以伸手抓取圖書,會把書放在嘴里啃咬,或者揮擺。
153.( √) 嬰幼兒閱讀活動時一種綜合性的活動,應與各種游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
154.( × ) 嬰幼兒閱讀活動的主要形式有親子閱讀和獨自閱讀。
155.( × ) 育嬰師或家人與嬰幼兒一起閱讀,指導其觀察與識圖,初步學習理解口頭語言信息。
156.( × ) 嬰兒滿月后,給予適宜的視聽刺激。
157.( × ) 在閱讀活動中,育嬰師不應該追求活動過程,而應該重視目標與結果。
158.( √) 游戲有助于鞏固嬰幼兒已有的認知經驗,有助于促進嬰幼兒認知水平的提升。
159.( √) 在感知覺游戲中要提供貼近嬰幼兒生活經驗的材料,激發他們操作的興趣。
160.( × ) 認物與認字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