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區運營管理師( 4-07-04-07 )”職業下增 設“景區營銷推廣師”“景區安全管理師”“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師” “智慧景區管理師”等4個工種。
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師是致力于保護景區生態環境,促進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專業人員。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工作內容
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
制定并實施景區生態環境監測計劃,對景區的水質、土壤、空氣、生物多樣性等進行定期監測。例如,每月對景區內河流、湖泊的水質進行檢測,分析酸堿度、溶解氧、重金屬含量等指標;定期對景區內的動植物種類、數量進行調查統計。
根據監測數據,評估景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及時發現潛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如通過對比不同年份的監測數據,發現景區內某種珍稀植物的數量呈下降趨勢,或某區域土壤出現水土流失現象。
生態保護規劃與方案制定
依據景區的發展規劃和生態環境現狀,參與制定景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生態保護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比如,確定景區內哪些區域需要重點保護,哪些區域可以適度開發,并規劃出生態保護紅線。
針對具體的生態環境問題,制定相應的保護和修復方案。例如,針對景區內水體污染問題,制定水污染治理方案,包括采取生物凈化、截污減排等措施;對于植被破壞區域,制定植被恢復方案,明確種植的植物種類、種植方式等。
生態保護措施實施與監督
組織實施生態保護項目和措施,如開展植樹造林、濕地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等工作。在植樹造林項目中,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樹種,科學規劃種植密度和布局,確保樹木的成活率和生態效益。
監督景區內各項建設和經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確保其符合生態保護要求。對景區內的新建建筑、道路施工等項目進行全程監督,要求施工單位采取必要的生態保護措施,如避免破壞古樹名木、防止施工揚塵污染等;對景區內的商業經營活動,如餐飲、住宿等進行檢查,確保其污水、垃圾等得到妥善處理,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
生態環境教育與宣傳
開展生態環境教育活動,提高景區員工和游客的生態保護意識。例如,組織景區員工參加生態保護培訓課程,邀請專家為員工講解生態保護知識和技能;在景區內設置生態教育宣傳欄、開展生態科普講座等,向游客宣傳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和行為規范。
策劃和組織生態保護宣傳活動,提升景區的生態保護形象。如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等特殊節日,舉辦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環保創意比賽等形式,吸引游客參與,增強公眾對景區生態保護工作的認知和支持。
技能要求
生態專業知識:掌握扎實的生態學、環境科學等專業知識,熟悉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環境監測與評價方法等方面的知識。
規劃與設計能力:具備生態保護規劃和方案設計的能力,能夠根據景區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保護目標和措施,設計生態保護項目和工程。
溝通協調能力:需要與景區管理部門、施工單位、科研機構、游客等多方進行溝通協調。與景區管理部門溝通生態保護規劃的實施計劃;協調施工單位在項目建設中落實生態保護措施;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生態監測和研究;向游客宣傳生態保護知識,引導游客文明旅游。
職業發展
職業晉升:在景區內部,可從初級生態環境保護師晉升為生態保護主管或經理,負責領導和管理景區的生態保護團隊,制定和實施更宏觀的生態保護戰略。
行業發展: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師的職業前景廣闊。他們可以在不同類型的景區、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企業等就業,也可以進入相關的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從事生態保護研究、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工作。此外,還可以通過參與國內外的生態保護項目和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知名度,成為生態保護領域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