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1+X”證書是怎么來的?
首先,我先給大家解釋一下“1+X”是什么,“1”為學歷證書,代表專業,即學歷、畢業證!癤”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根據自己能力、愛好、選擇若干個職業技能。
可以說“1”是基礎,“X”是“1”的補充、強化以及拓展,書證相互銜接、融通,正是“1+X證書制度”的精髓所在。
“1+X證書”來自國務院制定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2019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及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方案》。這項制度的探索,旨在打通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之間的區隔,為進一步加快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拓展就業創業本領奠定制度基礎。
從某種意義上講,職業教育是教育和社會實際相結合的有效載體,如果說學歷證書是我們進入企業的敲門磚,那么職業技能證書就是我們進入行業的通行證,更是我們個人綜合實力的表現,可見考取“1+X”證書的重要性。
此外,取得多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但有利于我們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在今后創業就業過程中,我們和同齡的畢業生相比,可選的渠道更寬、可用的資源更廣,亦契合當下社會的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