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藝師
一、選擇題
1. 投影線均通過技影中心的投影方法稱為(A)技影法。
A.中心 B.平行 C.斜 D.正
2. 正投影是投影線(B)于投影面時得到的投影。
A.平行B.垂直 C.傾斜 D.相交
3. 在平行投影法中,根據投影線與投影面的角度不同,可分為(B).
A.正等測投影和斜二測投影 B.斜投影和正投影
C.正投影和正等測投影 D.斜投影和斜二測投影
4. 由正投影得到物體的投影圖(D)。
A.只能表達原形 B.只能表達大小
C.不能表達原形和大小 D.能表達原形和大小
5. 正技影具有(A)性。
A.真實 B.放大 C.收縮 D.積聚
6. 當投影線與投影面垂直時所得到的投影稱為(A)投影。
A.正 B.垂直 C.中心 D.正等測
7. 為了完整而確切地表示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工程圖紙上最常見的是(D)簡稱三視圖。
A.主、俯、右 B.主、仰、左 C.后、俯、左 D.主、俯、左
8. 主、俯視圖之間的關系是(B)。
A.高平齊 B.長對正 C.寬相等 D.厚相同
9. 左視圖反映了物體(C)的方位關系。
A.上、下、左、右 B.前、后、左、右
C.上、下、前、后 D.上、下
10.焊縫符號在圖樣上的標注內容不包括(D)。
A.焊接工藝方法 B.焊縫形式 C.焊縫尺寸 D.焊材型號
11.焊縫的表示方法有(D)。
A.圖示法 B.標注法和剖面法 C.剖面法 D.圖示法和標注法
12. 在焊縫處標注(B)的方法,稱為標注法。
A.焊縫尺寸 B.焊縫代號 C.焊縫形狀 D.基本符號
13.表示焊縫橫截面形狀的符號叫(A)符號。
A.基本 B.輔助 C.補充 D.尺寸
14. 焊縫的輔助符號是表示(B)的符號。
A.焊縫橫截面形狀 B.焊縫表面形狀特征
C.補充焊縫的某些特征 D.焊接方法
15. 電工指示儀表按被測電工量分為電壓表、電流表、(B)、電度表、功率因數表、頻率表、兆歐表等。
A. 2T用表 B.功率表 C.安裝式儀表 D.便攜式儀表
16.焊接尺寸符號K表示(B)
A.焊縫間距 B.焊腳尺寸 C.坡口深度 D.熔核直徑
17.焊縫余高用符號(B)表示。
A. H B. h C. d D. N
18.鈍邊高度戶應標注在基本符號的(C)側。
A.上 B.下 C.左 D.右
19.根據GB 5185(金屬焊接及纖焊方法在圖樣上的表示代號》規定,數字"12"代表 (A)焊。
A.埋弧 B.等離子弧 C.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 D.手工鴿極氫弧
20.卷邊坡口適合的工件厚度為(B)。
A. 6~12 mm B. 1~2 mm C. >10 mm D. 3~6 mm
21.符號審"表示(B)坡口。
A. Y形 B. Y形帶墊板 C.雙Y形 D.單邊V形
22.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在于(B)。
A.化學成分 B.內部原子的排列 C.力學性能 D.外部形狀
23.金屬材料在國態下隨溫度的改變由一種品格轉變為另一種晶格的現象稱為 (D)。
A.共晶轉變 B.共析轉變 C.遷移 D.同素異構轉變
24.液態純鐵在1 538°C時結晶,得到具有(A)晶格的8-Fe。
A.體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斜方
25.由于溶質原子的溶入,而使固溶體強度、硬度升高的現象稱為(B)。
A.彌散強化 B.固溶強化 C.沉淀硬化 D.析出硬化
26.固溶體的形成使合金(C)。
A.強度、塑性均提高 B.強度、塑性均下降
C.強度提高,塑性下降 D.強度下降,塑性提高
27.金屬化合物的一般特點是(A)。
A.硬度高、脆性大 B.硬度高、脆性小 C.硬度低、脆性大 D.硬度低、脆性小
28.碳溶入. α﹣Fe所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稱為(A)。
A.鐵素體 B.奧氏體 C.滲碳體 D.珠光體
29.奧氏體通常用符號(B)表示。
A. F B. A C. P D. M
30.珠光體的力學性能特點是(A)。
A.強度較高,有塑性 B.強度較低,有塑性 C.強度、塑性很差 D.強度較低,塑性很好
31.在鐵碳合金相圖中,(B)線是冷卻時奧氏體向鐵素體轉變的開始線。
A. ES B. GS C. ACD D. ECF
32.在鐵碳合金相圖中,(D)線是共晶轉變線。
A. ES B. GS C. ACD D. ECF
33.AB004在鐵碳合金相圖中,(D )線是共析轉變線。
A. ES B. GS C. PQ D. PSK
34.金屬材料性能中,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包括(C)。
A.熔點 B.熱膨脹性 C.耐腐蝕性 D.導熱性
35.密度是金屬材料的一種重要的物理性能,它的計算公式為(A)。
A. p=m/V B.ρ=V/m C. p=F/m D. p=F/V
36.金屬材料的線膨脹系數越大,表示該材料熱脹冷縮的程度(A)。
A.越大 B.越小 C.與線膨脹系數元關 D.不變
37.金屬性能中,化學性能包括(B)。
A.熱膨脹性 B.耐蝕性 C.沖擊韌性 D.鑄造性能
38.金屬材料在制造工藝過程中適應力日工的性能是(D) 。
A.物理 B.化學 C.力學 D.工藝
39.金屬和合金的流動性越好, (A ),其鑄造性能就越好。
A.收縮性越小,偏析越小 B.收縮性越大,偏析越小
C.收縮性越大,偏析越大 D.收縮性越小,偏析越大
40.金屬材料力學性能中的強度指標包括(D)。
A.伸長率 B.收縮率 C.硬度 D.屈服點
41.抗拉強度是金屬材料的主要力學性能指標,常用符號(B)表示。
A.σ B.σb C.σs D.σA
42.沖擊韌度的單位是(A)。
A. 1/cm2 B. N/cm C. 1/m D. N/cm2
43.不銹鋼是指主加元素(A)的含量能使鋼處于鈍化狀態,又具有不銹特性的鋼。
A.絡 B.鐐 C.短 D.硅
44.按化學成分的不同,可以把鋼材分為(A)兩類。
A.碳素鋼和合金鋼 B.中碳鋼和高碳鋼 C.普通和優質碳素鋼 D.結構鋼和工具鋼
45.低碳鋼中碳的質量分數為(C)。
A. >0.6% B. 0.25 % ----0.60 % C. ~O. 25 % D. <2%
46.碳素結構鋼是用來制造(D )的鋼。
A.工程結構件 B.刀具和模具 C.機械零件和量具 D.工程結構件和機械零件
47.鋼號"20"表示鋼中碳的質量分數的平均值為(A)。
A. 0.20% B. 2.0% C. 0.02% D. 20%
48.符號Q215-b中"b"的含義是(C)。
A.鎮靜鋼 B.含雜質少 C.半鎮靜鋼 D.含雜質高
49.中合金鋼中合金元素的質量分數的總和為(A)。
A. 5%----10% B. <5% C. >10% D. O. 30 % ----0. 60 %
50. 9CrSi鋼中Cr和Si的質量分數的平均值為(C)。
A. >1% B.>1. 5% C.<1. 5% D. <1%
51.符號2Crl3中"2"的含義是(A)。
A.碳的質量分數為0.2% B.碳的質量分數為0.02%
C.錨的質量分數為0.2% D.碳的質量分數為2%
52.在鐵碳合金相圖中,奧氏體向鐵素體轉變的開始線,常用(B)表示。
A. Al B. A3 C. Acm D. Ac3
53.在鐵碳合金相圖中,ECF線是(D)線。
A.共析轉變 B.包晶轉變 C.包析轉變 D.共晶轉變
54.在鐵碳合金相圖中,PSK線是(D)線。
A.包品轉變 B.包析轉變 C.共晶轉變 D.共析轉變
55.共析鋼加熱到Acl線以上時,鋼中珠光體將向(B)體轉變。
A.馬氏 B.奧氏 C.鐵素 D.滲碳
56.奧氏體晶粒最容易在(A)的界面形成。
A.鐵素體-滲碳體 B.鐵素體-奧氏體
C.鐵素體-珠光體 D.滲碳體-馬氏體
57.亞共析鋼加熱到Acl線時,其室溫組織中的(A)首先轉變成奧氏體。
A.珠光體 B.奧氏體 C.鐵素體 D.滲碳體
58.奧氏體等溫轉變線又稱為(B)曲線。
A. S B. C C. F D. Y
59.過冷奧氏體高溫轉變(在Alr-...-550 °C.的產物是(A)體。
A.珠光 B.奧氏 C.鐵素 D.滲碳
60.過冷奧氏體中溫轉變的產物是(B)體。
A.珠光 B.貝氏 C.鐵素 D.滲碳
61.將鋼加熱到適當的溫度,并保持一定的時間,然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A)火。
A.退 B.回 C.正 D.淬
62.鋼的組織不發生變化,只是消除內應力的是(D)火處理。
A.正 B.回 C.淬 D.去應力退
63.完全退火可以(C)。
A.提高鋼的硬度、塑性 B.提高鋼的硬度,降低塑性
C.降低鋼的硬度,提高塑性 D.降低鋼的硬度及塑性
64.正火是將鋼加熱到Ac3或Acm以上適當的溫度,保溫一定的時間,在(A)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A.空氣 B.水 C.油 D.爐
65.不完全退火,即加熱溫度在Ac1—Ac3之間,進行不完全(A)化,細化晶粒不如完全退火好。
A.奧氏體 B.馬氏體 C.貝氏體 D.珠光體
66. 45鋼正火后,(D)都比退火后高。
A.強度、硬度 B.硬度、韌性
C.強度、韌性 D.強度、硬度和韌性
67.猝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C)體組織。
A.鐵素 B.珠光 C.馬氏 D.滲碳
68.洋火配以不同溫度的(B)火可大幅度提高鋼的綜合力學性能。
A.完全退 B.回 C.正 D.去應力退
69. 在焊接中碳鋼和某些合金鋼時,熱影響區中可能發生(A)火現象而變硬,易產生裂紋。
A.瘁 B.囚 C.退 D.正
70.低溫回火的溫度是(B)。
A. <150℃ B.150----250 ℃ C.250----350℃ D.350----450℃
71.將洋火加(D)火相結合的熱處理工藝稱為調質處理。
A.正 B.低溫回 C.中溫回 D.高溫回
72. 洋火鋼回火時,隨因火溫度的升高(A)。
A.強度降低,塑性提高 B.強度、塑性均提高
C.強度、塑性均降低 D.強度提高,塑性降低
73. 金屬在載荷作用下發生變形時,主要是其(C)間的相對位置發生了改變。
A.分子 B.原子 C.晶粒 D.晶胞
74. 鐵素體是鐵與碳的(B)。
A.單晶體 B.化合物 C.多晶體 D.間隙固溶體
75. 在一定體積的晶體內晶粒數目多、晶粒細、晶界多,則該金屬的(B)。
A.強度和韌性越差 B.強度越高,韌性越好
C.強度越低,韌性越好 D.強度越高,韌性越差
76. 能夠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其中(A)是導體的一種。
A.銅 B.塑料 C.玻璃 D.橡膠
77. 每秒鐘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稱為(B)。
A.電壓 B.電流 C.電功 D.電功率
78. 電阻率的單位符號是(B)。
A. Ω B. Ω•m C. V D. A
79. 并聯電路中的支路數越多,總的電阻(B)。
A.越大 B.越小 C.不變 D.與支路數成正比
80. 已知一個串聯電路有兩個電阻,其阻值分別為20 n、10 n,則電路中的總電阻為(C)。
A. 20 n B. 10 n C. 30 n D. 15 n
81.在并聯電路中,已知各電阻中的電流分別為I]和12'則電路中的總電流應為(A)。
A. I=I1+I2 B.I=I1+I2 C.I=1/I1+1/I2 D.I=1/I1=1/I2
82. 已知一個串聯電路中有兩個阻值均為5 n的電阻,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為5 A,則該電路的總電壓為(C)。
A. 25 V B. 10 V C. 50 V D. 1 V
83. 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公式為(A)。
A. 1 = U / R B. 1= UR C. R = UI D. U = 1/ R
84. 某電路中電源電動勢£=36 V,電源、內阻r=2 n,負載電阻R=10 n,則電路中的電流為(C)。
A. 18A B. 3.6A C. 3A D. 4.5A
85. 下面有關電功率的計算公式中,錯誤的是(B)。
A. P=UI B. P= I2/R C. P=U2/R D. P=I2R
86. 已知某白熾燈的額定電壓是220 V,正常發光時流過燈絲的電流為0.2 A,則lmm內流過燈絲的電流所做的功為(A)。
A. 2640J B. 4400J C.13200J D.220J
87. 已知某電爐的電阻為20D"在其正常工作時,電壓為220 V,則該電爐的功率為 (A)。
A. 2 420W B. 4 400W C. 11W D. 2 640W
88. 硅鋼片是(A)的一種。
A.軟磁材料 B.硬磁材料 C. 45鋼 D.永磁材料
89. 鐵中加入(A)的硅,就是硅鋼。
A. 0.8%----4.5% B. 1%---4.5% C. 0.2%---0.3% D. 0.1%----2%
90. 電工純鐵不適用于( A)場合。
A.交流 B.直流 C.高頻 D.低頻
91.磁體都有兩個磁極,即(C )。
A. S極和W極 B. E極和N極 C. S極和N極 D. E極和W極
92. 磁力線上任→點的切線方向即為這一點的( D)。
A.電場方向 B.受力方向 C.磁感方向 D.磁場方向
93. 我們通常把穿過某一垂直截面的磁力線(B)稱為磁通。
A.數量 B.條數 C.長短 D.大小
94. 導線在磁場中作(D)運動,其兩端就會出現電動勢。
A. 順磁力線方向 B.任意方向 C.逆磁力線方向 D.切割磁力線
95. 焊接中使用的弧焊變壓器是根據(A)的原理制成的。
A.電磁感應 B.安培定則 C.歐姆定律 D.楞次定律
96. 應用左手定則判斷載流導體在磁場中所受電磁力的方向時,四指指向(A)方
向。
A.電流 B.磁力線 C.電磁力 D.磁極
97. 正弦交流電三要素不包括(D)。
A.最大值 B.周期 C.初相角 D.相位差
98. 三相交流電相電壓與線電壓的關系可表示為(A)。
A. U線= U相 B. U相= U線 C. U線≠U相 D. U相≠U線
99. 三相交流電中三個電動勢的初相位之差為(D)。
A. 1800° B. 600° C. 360° D. 120°
100.電工指示儀表按工作原理分為磁電系儀表、電磁系儀表、電動系儀表、(C)、 感應系儀表、靜電系儀表等類型。
A.指示儀表 B.直讀式電工儀表 C.鐵磁電動系儀表 D.萬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