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針對小技術
選題小,針對性強是學會團體標準的基本要求。針對城市規劃領域中的技術難點,提出解決方案,制定共識性的條款,推動行業進步,是學會標準化工作的重點。比如2020年立項的《城鎮更新區劃定技術導則》側重于城市更新技術體系中的“更新區劃定”這一小技術。這類小技術標準的制定更加符合團體標準的定位。
02拓展新領域
隨著社會進步,城市規劃行業出現了許多新興技術領域。學會鼓勵各單位充分發揮團體標準先行先試,填補空白的特點,瞄準前沿領域,開展標準研制。比如學會2021年頒布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布局規劃導則》針對電動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充電設施布局亟待技術指引這一新興領域,提出了相關的技術規范。2020年立項的《“一帶一路”沿線中國境外產業園區規劃編制指南》則緊扣“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服務于境外產業園區規劃編制這一新興技術領域。
03鼓勵快速響應
快速響應是團體標準的優勢。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發揮團體標準快速響應的特點,快速征集立項了《應急傳染病醫院的選址、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導則》、《城市防疫專項規劃編制導則》等四部疫情相關團體標準,并陸續頒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
04提倡地域特色
簡化原理、統一原理、協調原理和最優化原理是標準化的四大基本原理。簡化與豐富、統一和多樣之間取得平衡是標準化工作的難點。標準適用范圍越廣則對統一性要求越高。但是我國城市和鄉村的自然地理、建成環境、經濟社會發展階段、風土人文等差異巨大,適用全國范圍的標準在追求統一性的同時,勢必對豐富的多樣性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了標準適用性。學會標準提倡尊重地域特色,針對不同地域制定適用性的團體標準。比如學會2020年立項的《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指南》,即是針對湖北恩施州及相鄰地區的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提出的標準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