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工程 |
重點工作 |
目標任務(至2027年) |
1 |
農村市場升級工程 |
深化縣域商業建設行動 |
以“千集萬店”改造提升為抓手,在全國培育500個縣域商業“領跑縣”,改造5000個鄉鎮集貿市場(商貿中心、市集等)和5萬個左右農村便民商店。 |
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 發展 |
在全國打造一批縣域直播電商基地,培育縣域數字流通龍頭企業。基本實現一個建制村至少設置一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縣域共同配送比例超過30%。 |
||
推動農產品供應鏈轉型升級 |
培育100家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果蔬和肉類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5%和4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力爭突破7000億元。 |
||
2 |
城市商業提質工程 |
提升城市商業體系 |
以“百街千圈”為目標,在全國打造100條左右人氣旺、特色強、有文化底蘊的典型步行街,打造20個新型智慧商圈。在全國地級市全面推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有條件的城市實現主城區全覆蓋。 |
健全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 |
以重點城市為載體,開展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和超大特大城市商務領域“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生活必需品儲備調控體系,加強信息監測和預測預警,提高平急轉換能力。 |
||
3 |
批發業高質量發展工程 |
推動批發業轉型升級 |
布局一批與產業分工和國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拓展全球布局。加快商品市場數字化改造,拓展平臺化經營。培育一批經營特色鮮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大型商品市場。總結推廣創新做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
4 |
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 |
推動零售業數字化轉型 |
推動零售業數字化運營和智能化管理,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培育60個左右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力爭實現即時零售規模超過7000億元,打造一批服務能力強的零售數字化服務商,推廣一批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先進業態和模式。 |
更新改造商業設施 |
開展“一店一策”改造,對接專業運營商和優質商業品牌,打造市場化、主題化、智慧化、社區化消費場景,提高商業設施運營效能。 |
||
5 |
供應鏈創新提升工程 |
培育供應鏈領軍企業 |
在重要農產品、大宗商品、生產資料等領域培育50家左右供應鏈領軍企業,增強對外部資源的整合能力,提升對重要產業鏈供應鏈掌控力。 |
打造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中心城市 |
挖掘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成功經驗和亮點,形成較為完善的政策措施、保障機制和推廣模式,培育15個左右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中心城市。 |
||
6 |
商貿物流數智賦能工程 |
加快標準化托盤推廣和循環共用 |
推動商貿流通領域標準托盤推廣和循環共用,提高存儲、裝卸、周轉效率。全國托盤標準化率提高至40%左右,連鎖零售領域托盤標準化率力爭達到90%以上。 |
建設智慧商貿物流城市 |
培育10個以數智賦能為引領的商貿物流城市,打造商貿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加強物流全鏈路信息整合,推廣智能倉儲、無人配送等設施設備,城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 |
||
7 |
流通領域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工程 |
提升現代流通企業全球競爭力 |
重點流通企業國內國際渠道網絡更加完善,全球資源配置整合能力進一步增強,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形成一批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
加快海外網絡布局 |
支持具備條件的流通企業“走出去”,建設海外倉、物流園區,完善跨國營銷網絡和物流配送網絡。培育一批在信息化建設、智能化發展、多元化服務、本地化經營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海外倉。 |
||
8 |
內外貿一體化工程 |
深化內外貿一體化試點 |
建設9個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培育10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跑企業和一批內外貿融合平臺,復制推廣一批創新經驗和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