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智在生產車間操作數控機床
在數控加工崗位中,最讓人傷腦筋的是裝夾問題,繁瑣、費時不說,稍有疏忽還會出現廢品。黃德智參與多項重要產品數控化生產優化,設計制造70余款關鍵工裝夾具,廣泛應用于多種機床,有效解決生產難題。
“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是重點企業開展企業自主評價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一大批企業按照已備案的職業(工種)和級別范圍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對員工技能水平進行評價。同時,廣州人社部門鼓勵企業將自主評價結果與薪酬待遇、評優評先、職級晉升等掛鉤,不斷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道路。這也激發了產業工人參與技術革新和進行工藝改進的熱情,進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2024年,廣州為全市提供職業技能等級服務17.54人次,新增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證書近14.6萬人次。其中,全年通過企業自主評價獲證人數約8.6萬人次,占全部獲證人數的58.8%。
率先開展技能生態鏈自主評價,23家“鏈主企業”入選
“鏈主企業”出題,“鏈員企業”員工答題。2024年,廣州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多場特別的技能考評,推動“產教評”技能生態鏈自主評價從政策創新到證書落地實現零突破。
何為技能生態鏈自主評價?該評價模式是指鏈主企業或者推薦的評價機構在充分調研生態鏈企業崗位工作任務和用人需求基礎上,為產業鏈用工企業的員工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
廣州聚焦產教融合,通過召開研討會議、現場調研、線上指導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產教評”技能生態鏈技能評價工作。去年5月,廣州組織了全省首場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三級職業技能等級認證考試。截至目前,廣州希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阿波羅智行科技(廣州)有限公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鏈主企業開展了自主評價,來自產業鏈用人單位的員工參加了考試。
“生態鏈自主評價將評價對象進一步擴展到生態鏈內企業,使得生態鏈可以聚焦新職業新崗位,培養更加貼合行業實際的技能人才。”廣州市職業能力建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廣州已有61家省“產教評”技能生態鏈鏈主企業,53家鏈主企業具備企業自主評價資質,23家入選省“產教評”技能生態鏈自主評價企業,輻射鏈員企業超200家。
接下來,廣州將全面鋪開“產教評”技能生態鏈企業技能培養評價工作,推動了“人才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為技能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提供示范樣板。
技能等級認定擴展到院校,學生帶著技能證書去就業
學生畢業時同時拿到畢業證和職業技能等級證,就業創業之路更廣闊。2024年11月—12月,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面向應屆畢業生,舉行了電子商務師、貨運代理服務員、貴金屬首飾手工制作工、鉆石檢驗員4個職業工種的技能等級認定,參與學生達200多人。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深受社會認可。我們通過備案成為等級認定評價機構,來倒逼學校開展人才培養全過程改革,力爭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以此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丁紅朝說。
近年來,廣州市人社部門大力將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拓展到職業院校,發動各院校為本校學生提供等級認定服務,鼓勵學生在取得畢業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取相應職業的等級證書,為自己的履歷增加“含金量”,全面打通院校學生的升學和就業通道。截至目前,廣州已有39家院校完成備案,其中技工院校19家、中職院校7家、高職院校11家、應用型本科2家。
面向新職業,率先開展“人工智能訓練師”技能等級認定
隨著新技術、新產業的不斷涌現,新技能人才需求巨大。2024年廣州在全省率先開展“人工智能訓練師”社會化技能等級認定,共認定人工智能訓練師34批次,參與認定393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99人、大學本科1844人。
“人工智能訓練師”考核的內容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以及數據分析等關鍵領域,這些均為人工智能訓練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點。試題以“AI能力開放平臺”為依托,重點評估考生在上傳樣本、樣本標注、模型構建、模型訓練等實操方面的能力。
近年來,廣州市人社部門圍繞產業導向和高質量就業,積極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切實打通就業、培訓、評價、激勵為一體的技能人才供應鏈。目前廣州市技能人才總量達418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59萬人,占比38%,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