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社會急劇轉型、工作節奏加快等因素影響,我國進入心理問題高發期,許多人因心理問題、情感障礙,導致夫妻反目,家庭失和,嚴重損害家庭成員權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婚姻與家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情感維護行業創始人舒心在新聞采訪中表達了憂慮。
舒心的憂慮,也是百姓的憂慮,反映了日益嚴重的婚姻家庭、情感障礙等社會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公布的2018年全國登記結婚和離婚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1萬對。在結婚率連續5年下降的同時,離婚率則連續15年上升。
其中,離結比(一定時期內離婚對數與結婚對數之比)高達38%。這意味著:在100對夫妻登記結婚時,就有38對夫妻登記離婚。
渴望“白頭偕老”的人,不能理解離婚,不能接受離婚,他們需要情感維護,需要婚姻維護,需要家庭維穩。
不斷攀升的離婚率,嚴峻的婚姻狀況,引發了婚姻家庭調解、情感維護服務的巨大需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把青年婚姻婚戀列為十個領域之一;同時對引導青年正確樹立婚戀觀和婚姻觀、以及凝聚社會力量和統籌協調解決婚姻領域問題等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隨著年青人婚戀觀的變化,很多年青人過度追求自我,過分崇尚婚姻自由,缺乏家庭責任和法律意識,對婚姻家庭不懂得維護和經營,導致婚姻家庭問題不斷出現,離婚率逐年上升。”舒心說。
2018年4月,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感覺周圍離婚案例比以前多了。
受訪者認為,性格不合、婚內出軌和價值觀念不合是當下人們離婚的三個主要原因。其他原因還有:家庭暴力、男女雙方家庭地位不平等、與長輩不合、購房等經濟問題以及子女教育觀念不同等。
調查中,55.4%的受訪者建議各地民政局配備婚姻家庭咨詢師,挽救還有可能的婚姻,50.0%的受訪者建議鼓勵發展婚姻咨詢行業,48.8%的受訪者希望人民法院發揮診斷、修復和治療作用,38.7%的受訪者倡導尊重婚姻和遵守承諾,32.2%的受訪者認為當事人自身要慎重,不“閃婚閃離”。
婚姻問題日趨嚴重,婚姻家庭調解工作刻不容緩!
2017年3月,全國婦聯、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六部委發布《關于做好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的意見》,對著力建設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員隊伍,就婚姻家庭問題開展心理服務、疏導和危機干預等工作,做出了明確的工作指示和統一安排指導。
2018年11月16日,國家衛健委、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0部委聯合發文《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試點地區建設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和工作機制,預示著我國正式開始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搭建,同時也預示著,心理咨詢師、婚姻咨詢師、婚姻家庭調解員迎來了新機遇。
婚姻情感咨詢師受到與會者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