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臨床輔助服務員(4-14-01-01 )”職業下增設“非緊急救護轉運員”工種。
非緊急救護轉運員是負責將非緊急傷病患者安全、舒適地轉運到指定地點的專業人員。以下是關于該職業的詳細介紹:
工作內容
轉運前準備
接到轉運任務后,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病情、病史、轉運目的地等,以便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例如,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了解其血糖控制情況及常用藥物。
檢查轉運車輛及設備,確保車輛性能良好,急救設備和藥品齊全、完好且能正常使用。如檢查擔架是否牢固、氧氣瓶是否滿氣、心電監護儀是否能正常開機等。
根據患者病情,準備必要的輔助器具,如輪椅、平車等,以及為特殊患者準備相應的防護用品,如約束帶等,以確保轉運過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適。
患者轉運
到達患者所在地后,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溝通,再次確認患者信息和轉運細節,如患者的特殊需求、是否需要中途休息等,以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緊張情緒。
按照規范的操作流程,將患者平穩地轉移到轉運車輛上。對于行動不便或病情較重的患者,要使用合適的搬運工具和技巧,避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例如,使用過床板將臥床患者安全轉移到平車上,再推至轉運車輛。
在轉運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根據需要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醫療護理服務。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發現異常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確保患者的體位舒適,固定好各種管路,防止管路脫落。
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快速地將患者轉運到指定地點。根據路況合理規劃路線,盡量減少顛簸和延誤,確保患者能夠及時到達目的地接受進一步的治療或護理。
轉運后交接
到達轉運目的地后,將患者平穩地轉移到接收地點,并與接收人員進行詳細的交接。包括向醫護人員介紹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的病情變化、采取的護理措施以及患者的特殊情況等,確保接收人員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
整理轉運車輛及設備,補充消耗的藥品和物品,對車輛進行清潔和消毒,為下一次轉運任務做好準備。同時,填寫轉運記錄單,詳細記錄轉運過程中的各項信息,如患者基本信息、轉運時間、病情變化、護理措施等,以便日后查閱和統計。
技能要求
醫療知識與技能
掌握基礎的醫學知識,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以便能夠理解患者的病情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例如,了解心臟的位置和功能,能判斷患者胸痛可能的原因。
具備一定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復蘇、止血、包扎、固定等,能夠在轉運過程中應對突發的緊急情況。同時,要掌握常見疾病的護理要點,如為骨折患者固定肢體、為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等。
車輛駕駛與操作技能
持有相應的駕駛證,具備熟練的駕駛技能,能夠安全、平穩地駕駛轉運車輛。熟悉車輛的性能和操作方法,能夠應對各種路況和突發交通狀況。例如,在遇到堵車時,能合理規劃 alternative routes(替代路線),確保轉運任務按時完成。
了解轉運車輛上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如擔架的升降、車載呼吸機的操作等,能夠在轉運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正確使用這些設備。
溝通與協調能力
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顧慮,向他們解釋轉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安撫他們的情緒。例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家屬說明轉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顛簸情況,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與醫院的醫護人員、急救中心的調度人員等進行密切的協調和配合。及時向調度人員反饋轉運情況,根據醫護人員的要求調整轉運計劃。例如,若接收醫院的手術室準備時間延遲,需與調度人員和醫護人員溝通,合理安排患者的轉運時間和等待地點。
職業前景
需求增長: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慢性病患者的增多以及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非緊急救護轉運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患者需要從醫院轉回家中、從康復機構轉運到醫院進行復查等,這為非緊急救護轉運員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職業發展:非緊急救護轉運員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例如,參加相關的培訓課程,學習更先進的醫療護理知識和轉運技術,從而晉升為高級轉運員或轉運團隊的負責人。此外,還可以向醫療轉運管理、急救培訓等相關領域發展,拓寬自己的職業道路。同時,一些大型的醫療轉運公司也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職業發展規劃和晉升機制,鼓勵員工不斷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