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下列能源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陽能
B.煤炭
C.石油
D. 天然氣
答案:A
2.能源系統的總效率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
A. 開采效率、中間環節效率、終端利用效率
B. 開采效率、發電效率、照明效率
C. 開采效率、燃燒效率、終端利用效率
D. 開采效率、貯運效率、發電效率
答案:A
3.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按消費量劃分依次為
A. 石油、生物質能、煤炭、天然氣、太陽能
B. 煤炭、石油、水電、天然氣、核能
C. 太陽能、石油、煤炭、核能、水電
D. 石油、煤炭、風能、核能、生物質能
答案:B
4.熱泵能將低溫物體的能量向高溫物體轉移,而 。
A. 外界無需作功
B. 外界需要作功
C. 根據高溫物體和低溫物體的溫差大小確定是否需要消耗功
D. 外界獲得電能
答案:B
5.變頻節能技術中,變頻是指: 。
A. 改變電器的啟動的頻率
B. 改變電器電源的頻率
C. 改變電器電壓的大小
D. 改變電器電流的大小
答案:B
6.下面各種設備中,能量轉換和利用結合在一起的設備是:
A. 鍋爐
B. 爐窯
C. 列管式換熱器
D. 熱管
答案:B
7、若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為30%,則1kW.h的電量其等價熱值為
A. 3600KJ
B. 12000KJ
C. 1080KJ
D. 7200KJ
答案:B
8.能源不僅有數量的多少之分,更有品位高低之分,現有3種能源,分別是電能、500℃熱能、300℃熱能,它們品位高低的排序為:(">"表示高于)
A. 電能>500℃熱能>300℃熱能
B. 500℃熱能>300℃熱能>電能
C. 300℃熱能>500℃熱能>電能
D. 500℃熱能>電能>300℃熱能
答案:A
9.在建筑節能中建筑環境是指:
A. 建筑物的外部環境
B. 建筑物的內部環境
C. 包括建筑物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D. 建筑物當地的氣候條件
答案:C
10. 能源效率標識中等級的數字越大,標明該用能產品能源效率數值
A.越大
B.越小
C.沒有關系
D.按具體的用能設備而定
答案:B
11.對于同一用能設備,若企業采用外購的二次能源電能,則該設備的能源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比較B
A.能源利用率大于能量利用率
B.能源利用率小于能量利用率
C.能源利用率等于能量利用率
D.不確定
答案:B
12.對于建筑節能而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建筑物的體形系數越大,
A.建筑物耗熱量指標越大
B.建筑物耗熱量指標越小
C.建筑物耗熱量指標不變
D.不能
答案:A
13、提出節約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A、《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C、《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答案:D
14、下列能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陽能
B、風能
C、水力能
D、天然氣
答案:D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規定:()生產、進口、銷售國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強制性能源效率標準的用能產品、設備。
A、禁止
B、限制
C、允許
D、不允許
答案:A
16、公司空調的使用實行()制度
A、夏季室內空調溫度不低于26℃
B、冬季室內供暖溫度不高于20℃
C、夏季室內空調溫度不低于26℃,冬季室內供暖溫度不高于20℃
D、溫度控制
答案:C
17、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主要耗能設備操作人員未經節能培訓不得上崗
B、重點用能單位應設立能源管理崗位
C、能源管理負責人無需接受節能培訓
D、重點用能單位應配備合格的能源計量器具、儀表
答案:C
18、中水是指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過,達到工農業生產使用的水,下列對于中水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中水可以用來飲用或洗衣服
B 、中水可以用來城市綠化
C 、中水可以用來噴灑道路,降低揚塵
D、中水可以用來家庭沖廁、洗車用水
答案:A
19、節能的途徑除了節能技術應用外還有什么?()
A、空調改造
B、工藝優化
C、管理
D、節能設計
答案:C
20、能源管理體系不適合下列哪種組織?(C)
A進行自我評價和聲明符合GB/T23331標準的組織;
B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以期實現能源績效目標,包括能源利用效率、能源
使用和消耗狀況的持續改進的組織;
C通過體系的有效運用,包括體系持續改進的過程以及保證符合顧客與使用的法律法規要求,
旨在增強顧客滿意的組織;
D尋求外部組織對其能源管理體系進行認證的組織。
21、下列屬于二次能源的是( B )
A蒸汽 B煤炭 C石油 D太陽能
22、最高管理者承諾支持能源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并通過以下活動予以
落實。以下哪個不屬于承諾范圍:( D )
A確立能源方針,并實踐和保持能源方針,確定能源管理體系的范圍和邊界
B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準組建能源管理團隊;
C提供能源管理體系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所需要的資源,以達到能源績效目標;
D實施內部審核。
23、能源管理實施方案可以不包括:( D )
A職責的明確; B達到每項指標的方法和時間進度;
C驗證能源績效改進及結果的方法; D編制人員。
24、合同能源管理與GB/T23331中哪個條款相對應?( B )
A管理承諾 B能源管理方案 C運行控制 D資源
25、關于GB/T23331-2012標準中的4.5.3信息交流,下屬說法不確切的是( D )
A、組織內部有關能源績效、能源管理體系的信息交流
B、組織與外界開展的與能源方針、能源管理體系和能源績效有關的信息交流
C、組織應建立和實施一個機制,使得任何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員能為能源管理體系的改進
提出建議和意見。
D、組織與政府的能源管理部門的信息交流
26、組織應對能源績效參數進行評審,適用時,與(A )進行比較。
A能源基準 B 能源目標 C 能源指標 D能源標桿
27、以下哪項是國家法律法規對4.5.6.設計提出的要求( C )
A能源審計 B能源管理人員培訓 C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及審查 D節能監察
28、節能的途徑除了節能技術應用外,還有(C)
A空調改造 B工藝優化 C管理節能 D節能設計
29、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由哪個委員會負責制定?( B )
A ISO/TC176 B ISO/PC242 C ISO/TC207 D ISO/TC8
30、組織應識別并策劃與( A )相關的運行和維護活動。
A主要能源使用 B能源利用 C主要用能設施 D主要用能設備
31、以下哪個不是能源管理體系解決的要求( B )
A能源審計 B溫室氣體排放 C能源計量 D能源統計
32、以下哪項是能源管理體系認證不能接受的( D )
A沒有紙質的管理文件
B信息交流內容在能源管理手冊中描述,沒有形成單獨的程序文件
C能源管理體系文件與其他管理體系及日常管理規定合在一起,沒有單獨的文件系統;
D沒有文件化的能源管理基準
33、不屬于提高全員節能意識和主動性的方法是( D )
A目標指標分解與考核 B制定獎懲規定 C節能宣傳 D鍋爐改造
34、以下哪項屬于強制性的外部交流( A )
A統計局要求重點用能單位報送年度用能情況統計表
B網站上宣傳能源方針
C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描述能源節約情況
D宣傳獲得了能源管理體系認證
35、《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以下簡稱《節約能源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自( D )起施行。
A、 1998年1月1日 B、 2007年10月28日 C、 2008年1月1日 D、 2008年4月1日
36、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實施( D )的能源發展戰略。
A、開發為主,合理利用 B、利用為主,加強開發
C、開發與節約并舉,把開發放在首位 D、節約與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
37、用能單位應當建立( B ),對節能工作取得成績的集體、個人給予獎勵。
A、目標考核制 B、節能目標責任制 C、節能領導小組 D、節能辦公室
38、重點用能單位應當每年向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報送上年度的 ( A ) ,其主要內容包括能源消費情況、能源利用效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節能效益分析、節能措施等。
A、能源利用狀況報告 B、節能監督狀況報告 C、能源消費狀況報告 D、節能效益分析報告
39、瞞報、偽造、篡改能源統計資料或者編造虛假能源統計數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B )》的規定處罰。
A、標準化法 B、節約能源法 C、質量法 D、統計法
40、能效等級為( A )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耗能最低。
A、1級 B、2級 C、3級 D、4級
41、《節約能源法》所稱能源,是指 ( A )和電力、熱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A、煤炭、石油、天然氣、生物質能B、太陽能、風能
C、煤炭、水電、核能 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42、國務院(D )主管全國的節能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節能監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國務院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的指導。
A、國家能源局 B、國家環境保護部 C、工業信息化部 D、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
43、國家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 C)制度,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依法負責項目審批或者核準的機關不得批準或者核準建設。
A、用能審查 B、用能核準 C、節能評估和審查D、單位產品耗能限額標準
44、用能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可以根據 ( B ),按照國家有關節能產品認證的規定,向經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認可的從事節能產品認證的機構提出節能產品認證申請。
A、強制原則 B、自愿原則C、限制原則 D、申請原則
45、重點用能單位應當設立( D ),在具有節能專業知識、實際經驗以及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中聘任能源管理負責人,并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A、能源審計崗位 B、合同能源管理崗位 C、能源核算崗位 D、能源管理崗位
46、國家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節能項目的信貸支持,為符合條件的節能技術研究開發、節能產品生產以及節能技術改造等項目提供( C )。
A、全額補助 B、風險投資 C、優惠貸款 D、融資擔保
47、用能單位應當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按照規定配備和使用 ( D ) 的能源計量器具。
A、合格 B、檢定合格 C、經檢定合格 D、經依法檢定合格
48、 ( D )提出節約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A、《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C、《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49.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按消費量劃分依次為( B )
A. 石油、生物質能、煤炭、天然氣、太陽能 B. 煤炭、石油、水電、天然氣、核能
C. 太陽能、石油、煤炭、核能、水電 D. 石油、煤炭、風能、核能、生物質能
50.能源不僅有數量的多少之分,更有品位高低之分,現有3種能源,分別是電能、500℃熱能、300℃熱能,它們品位高低的排序為:( A )(“>”表示高于)
A. 電能>500℃熱能>300℃熱能B. 500℃熱能>300℃熱能>電能
C. 300℃熱能>500℃熱能>電能D. 500℃熱能>電能>300℃熱能
51. 能源效率標識中等級的數字越大,標明該用能產品能源效率數值( B ) 。
A.越大 B.越小C.沒有關系 D.按具體的用能設備而定
52.下列能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D )。
A.太陽能 B.風能 C.水力能 D. 天然氣
53. 電力是一種應用最廣泛、使用最方便和最清潔的能源。電力是( B )次能源,它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核能以及風力、太陽能等轉化而成的。( B )在終端能源總構成中所占的比例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A 一;煤炭 B 二;電力 C 二;煤炭 D一;電力
54. 工業三廢是指( C )。
A 廢水、廢料、廢渣 B 廢水、廢氣、廢料 C 廢水、廢氣、廢渣
55.能源管理體系不適合以下哪種組織?(C)
A. 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聲明符合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的組織;
B. 建立、實施、保持并改進能源管理體系,以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組織;
C.通過體系的的有效運用,包括體系持續改進的過程以及保證符合顧客與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旨在增強顧客滿意的組織。
D.尋求外部組織對其能源管理體系進行認證的組織。
56.下列屬于二次能源的是?( A)
A. 蒸汽 B. 煤炭 C. 石油 D. 太陽能
57.最高管理者應對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作出承諾,并通過以下活動提供證據。以下哪個不屬于承諾范圍?(D)
A. 執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并在組織內貫徹實施;
B. 制定和實施能源方針和目標,并作為組織的發展方向和戰略目標的組成部分;
C. 確保配備能源管理體系所需的適宜資源;
D. 進行內部審核
58.能源管理方案可以不包括:(B)
A. 有關職能與層次上的職責和權限; B. 編制人員;
C. 技術方案、實施方法和財務措施等; D. 時間進度安排。
59. 合同能源管理與GB/T23331中哪個條款相對應?(B)
A. 4.2.1 管理承諾 B. 4.3.5 能源管理方案 C. 4.4.6 運行控制 D. 4.4.1 資源
60.清潔生產區別于傳統環境治理方式的基本理念是?(A)
A. 源頭控制 B. 末端治理 C. 減量化 D. 循環使用
二、多選題
1.能源管理體系不適合以下哪種組織?(C)
A. 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聲明符合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的組織;
B. 建立、實施、保持并改進能源管理體系,以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的組織;
C.通過體系的的有效運用,包括體系持續改進的過程以及保證符合顧客與適用
的法律法規要求,旨在增強顧客滿意的組織。
D.尋求外部組織對其能源管理體系進行認證的組織。
2.下列屬于二次能源的是?(A)
A. 蒸汽B. 煤炭C. 石油D. 太陽能
3.最高管理者應對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作出承諾,并通
過以下活動提供證據。以下哪個不屬于承諾范圍?(D)
A. 執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并在組織內貫徹實施;
B. 制定和實施能源方針和目標,并作為組織的發展方向和戰略目標的組成部分;
C. 確保配備能源管理體系所需的適宜資源;
D. 進行內部審核
4.能源管理方案應包括:(ACD)
A. 有關職能與層次上的職責和權限;B. 耗能設備的檢修規程;
C. 技術方案、實施方法和財務措施等;D. 時間進度安排。
5. 在一個用能單位中,往往80%的能源是由20%的用能設備/環節所消耗
的,這種原理被稱為(A)
A. 二八原則B. 重點控制理論
C. 標桿對比D. 能量平衡
6. 標準4.4.6.能源目標、能源指標與能源管理實施方案/能源管理實施方案應包
括:
(ABCD )
A. 職責的明確;B、達到每項指標的方法和時間進度;C、驗證能源績效改進的
方法;
D、驗證結果的方法
7. 除了節能技術應用外,節能的主要途徑還有什么?(BC)
A. 空調改造B. 結構節能
C. 管理節能D. 人走關燈
8. 以下哪項屬于強制性的外部交流(A)
A. 統計局要求重點用能單位報送年度用能情況統計表
B. 網站上宣傳能源方針
C. 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描述能源節約情況
D. 宣傳獲得了能源管理體系認證
9. 以下哪種情況是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可以接受的?(ACD)
A. 沒有紙質的管理文件;B. 沒有文件化的能源管理基準;
C. 能源管理體系文件與公司其他管理體系及日常管理規定合在一起,沒有單獨
的文件系統;
D. 信息交流內容在能源管理手冊中描述,沒有形成單獨的程序文件。
10. 優先控制的能源因素評價方法可包括:(ABCD)
A. 標桿對比法;
B. 二八原則識別法;
C. 平衡測試法;
D. 專家診斷法
11. 在制定能源目標和指標時,組織應:(ABC)
A. 在其內部有關職能和層次上,建立、實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能源目標和指標。
目標和指標應是可測量的;
B. 考慮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準和(或)標桿,以及優先控
制的能源因素。此外,還應考慮技術、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相關方的要
求等;
C. 適時更新或調整能源目標和指標;
D. 單獨設立一套考評系統,與原有其他目標指標考核分開。
12. 組織應根據能源方針、目標、指標,識別、策劃與所確定的優先控制的能源
因素相關的運行,以確保它們在以下規定的條件下進行:(BCD)
A. 對可能出現緊急的情況,制定應急方案;
B. 對缺乏文件程序而可能導致偏離的運行過程,應制定、提供和執行形成文件
的程序和/或操作指導書;
C. 在運行程序中規定運行準則和能源管理績效的評價方法;
D. 當這些運行控制涉及對相關方的要求時,應將適用的程序和要求通報相關方。
13. 能源管理體系可以與以下哪些體系/系統兼容或整合?(ABCD)
A.環境管理體系;
B. 質量管理體系;
C. 公司現有生產及成本核算管理系統;
D.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14. 組織應確定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響的設備、設施,并對其采
購、使用和處置進行有效控制,包括:(ABCD)
A. 在新設備和替代設備選用時,充分考慮能源利用效率;
B. 定期監控重點用能設備、設施的能源利用效率,確保其經濟運行;
C. 進行合理的設備維護、保養和更新,以確保能源的有效利用;
D. 對重點用能設備、設施操作人員的資格進行鑒定。
15. 以下屬于管理評審輸入的有(ABC)
A. 組織的管理承諾和能源管理績效;
B. 能源管理體系的客觀變化;
C. 改進的建議;
D. 能源管理基準和標桿、方針、目標、指標變更的重大決策。
16. 標準對采購能源產品提出了哪些控制要求?(ABCD)
A. 根據滿足要求的能力評價和選擇能源供應商;
B. 制定采購標準或規范;
C. 對采購的能源產品進行計量和(或)驗證;
D. 規定相關能源的輸配和貯存要求。
17. 能源管理體系要求組織在進行產品設計開發評審時,應考慮(ABC):
A.使用什么樣的能源最經濟,對環境影響最小,而又易于獲取;
B. 選用什么樣的設備,能使設備在經濟條件下運行;
C. 能否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D. 能否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18. 對重點用能設備的控制方式包括:(ABD)
A.制定規程和設備關鍵運行參數要求;
B.定期監測設備的能源利用效率;
C.設置安全保護裝置;
D.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及資格確認。
19. 對應標準4.5.5條款“運行控制”,鋼鐵行業實施規則中,對提高余熱余能的
轉換、回收和利用效率,提出以下哪些控制要求?(BCD)
A.大力宣傳節能,提高員工意識;
B.規定用于監控、評價余熱余能轉換、回收和利用效率的評價準則或指標要求;
C.按評價準則或指標要求,最大量回收、合理調度及充分利用余熱余能;
D.采取措施,避免或不斷減少余熱余能的無謂排放或放散。
20. 能源管理體系的管理者代表應具有以下方面的職責和權限:(ABCD)
A. 確保按照本標準的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并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
B. 向最高管理者報告能源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
C. 提出改進建議;
D. 負責與能源管理體系有關的外部聯系。
三、判斷題
1、在設計階段,組織應考慮所需能源的種類、需求量、質量、價格、可獲得性、經濟性、環境影響、運輸供應便捷性、政策和經濟支撐條件等因素。(∨)
2、對能源供方進行選擇和評價時,應考慮能源供方資質、生產規模、能源質量、過程的控制能力、產品價格、供方業績、供方的售后服務等。(∨)
3、制定并執行能源輸配、能源貯存的管理文件,對能源輸配和能源貯存環節的能源損耗進行控制管理。(∨)
4、當采購的能源服務、產品和設備已經或者可能會對能源使用造成重要影響時,組織應對采購過程進行評價。(∨)
5、管理評審的目的是評價能源管理體系的績效和組織的能源績效,作出適當的調整,確保持續改進。(∨)
6、監視、測量和分析的職責應當具體細化到各職能、各層次,制定實施并保持監視、測量和評價控制程序。(∨)
7、為確保監視、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組織應定期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檢定或校準,并保存相應的記錄。(∨)
8、合規性評價方法可包括:設施設備能效評估、文件和記錄審查、能耗數據統計分析、現場檢查等,組織可將合規性評價與其他評價活動結合進行。(∨)
9、內部審核是組織自身為衡量體系文件是否符合標準要求、體系文件是否得到執行及體系運行績效所采取的檢查、分析和評價過程,是實施保持能源管理體系的重要手段。(∨)
10、當能源管理體系的要求未規定或未實施,或者未達到能源管理績效要求時,即被視為不符合。(∨)
11.能源管理體系是企業綜合管理體系的一部分,它應與企業的質量、成本、安全、環境方面的管理要求相容、協調一致,而不應走向一味追求節能的誤區。(∨)
12. 申請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組織或聲明符合GB/T23331標準的要求,只要滿足該標準的主要條款要求即可。(X)
13.能源績效是組織對其能源因素進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測量的結果。(∨)
14.能源管理標桿是組織參照同類可比活動所確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
15.能源因素的識別僅限于體系范圍內,組織自身能夠控制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存在的影響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F)
16.在規定周期內,管理評審可分多次進行,一次評審不一定包括管理評審所要求的全部內容。(∨)
17.組織只要建立收集法律法規的渠道就可以了,不需要識別其中的具體要求,也不需要將其傳遞給相關的部門。(X)
18.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考核是糾正措施,制定防止問題再次發生的措施屬于預防措施。(X)
19.能源管理體系必須建立單獨的管理手冊。(X)
20.用能單位應對采購的能源產品進行計量和(或)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