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共同組織起草《關于進一步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意見》),于11月29日至12月15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意見》將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表現作為職稱評聘的首要條件,論文等不得作為唯一限制性條件,教科研成果要注重考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轉化等。
論文、獎勵等不得作為唯一限制性條件
《意見》明確評審權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職稱評聘綜合管理和組織實施工作,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工作。正高級職稱由省教育廳組織實施,可采取授權方式委托設區(qū)的市組織評審;副高級職稱由設區(qū)的市組織評審;中級職稱由縣(市、區(qū))組織評審。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高等院校、各大企業(yè)所屬中小學教師,按照屬地原則參加相應層級職稱評審。
堅持師德為先,將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表現作為職稱評聘的首要條件,突出全環(huán)境立德樹人成效評價。通過個人述職、民意調查、征求意見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操守、從業(yè)行為和科研誠信,并形成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考察材料。
突出教育教學能力、教學效果、崗位業(yè)績貢獻,將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突出課時量和教學實績剛性要求,課時量達不到省定最低標準和教學實績長期較差的,不得申報高一級專業(yè)技術職稱,不得參與競聘高一級專業(yè)技術崗位。不得將論文、人才工程、人才項目、表彰獎勵、資質評定、教科研項目作為職稱評審的唯一限制性條件。
《意見》要求進行分類評價,中小學教師重點評價教師運用全環(huán)境育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和育人實效。幼兒園教師重點評價教師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和育人實效。教研員重點評價教研員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實踐運用效果和促進學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能力。
研究成果注重考察在實踐中的轉化推廣
《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yè)內評價機制,建立省級正高級教師評審專家?guī)臁2扇〗虒W述評、試講說課、面試答辯、實踐操作、業(yè)績展示等多元評價方式,對中小學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能力、教育教學實績進行有效評價。建立職稱評審教學述評制度,參評中級以上教師職稱須進行現場教學能力考核評價,并結合平時教學業(yè)績確定評價結果。對申報人員的論文、課題、項目等教科研成果,注重考察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轉化、推廣情況及取得成效。
建立課時量監(jiān)測機制,建立教師課時量公示備案制度,每學期結束后,各中小學校應在校內公示教師實際任教課時量,公示無異議后,由學校在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進行課時量情況備案,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作為職稱評聘的依據。
中小學教師初級職稱不再組織評委會評審,采取考核認定方式取得。符合山東省中小學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職稱評價標準條件的人員,由用人單位和教育行政部門對其德、能、勤、績、廉進行考核認定,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備案后,發(fā)放相應職稱證書。
實現評聘有效銜接,職稱評審一般應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符合申報條件的教師,由用人單位按程序推薦參加評審,通過職稱評審的教師,按照有關規(guī)定應及時聘用到相應崗位,及時兌現崗位工資待遇。
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每年應采取“雙隨機”方式,通過質詢、約談、現場觀摩、查閱資料等形式對職稱評聘工作進行抽查、巡查,有舉報線索的要對有關問題進行倒查、復查。對違反評聘工作紀律或者利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要依紀依規(guī)進行處理。各地職稱評聘工作情況納入市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
意見建議可通過撥打電話053151793833或發(fā)送郵件至電子郵箱jsc@shandong.cn的方式反饋。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曹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