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學生的生涯教育重點是由外而內,從了解外部世界開始,再了解自己。主要涉及提高認識:
如果一定要概括一個核心內容的話,我們認為幼小生涯教育的重點是認識到這個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職業,而且是多達2-3萬個的龐大職業體系。其次是建立自己的行為標準,這些行為標準可以保證學生在學業和職業領域取得成功。
幼兒園/小學的職業規劃教育開展,具有以下特點:
幼小階段的生涯教育,因年齡跨度大,生理和心理特點跨度也很大,在歲途成長一般分三個階段:
我們在進行生涯教育課程的設計時,需要重點關注這個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例如:培養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允許他們沉浸在幻想中,提高他們對自我興趣的覺知; 此外,還要培養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拓寬他們對各種職業的認知,并設法避免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
幼小階段的生涯教育必須以適當的形式開展, 比如用活動課程代替講授式課程,用具體的動手材料代替抽象的詞匯和概念。在設計教育內容時,還可以讓學生們參與木偶表演、藝術項目、滑稽短劇、跳蚤市場、團體運動等活動。結合身體和頭腦的運動,是一個不錯的形式。
例如,讓學生使用雜志、剪刀和膠水創建他們喜歡的活動拼貼畫,并引導他們認識各自喜歡的不同活動,將這些活動與學校的科目或職業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興趣,加強學生興趣、學科和職業之間的聯系。還可以在活動中用親切友好的語言討論業務愛好和職業興趣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生涯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學校和生涯之間的聯系。
案例1:學生可以在數學課上參加一個偵探游戲,在這個游戲中勝出的學生可能更適合從事數學方面的職業。除了給職業命名外,游戲規劃還可以規定成員必須說明數學如何用于該職業。
案例2:廚師按配方做菜時可能會用到數學,職業高爾夫球手在計算比賽分數時可能會用到數學,而計程車司機必須要使用數學來計算客流量。
生涯教育的一個重點內容是提高學生對從事各種職業可能性的認識。除了引導學生了解職業集群Career Clusters(美國教育部研發的生涯教育理論和工具)之外,教育還應該增加學生對特定職業的認識,擴大對各種職業的了解。小學生的職業意識有限,而且主要局限在他們接觸到的職業:家庭成員的職業以及他們在學校、日常生活和電視上了解到的職業。
許多孩子渴望從事某種職業是基于他們對生活中偶像的模仿,或是基于媒體對各種職業的美化。例如,當被問及他們長大后成為什么樣的人時,許多孩子會說自己想成為職業運動員,這種對未來的向往通常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緊張、更快樂。
家長和職業咨詢師應該將此視為拓展學生職業意識的契機,而不是放任他們在這種追求中迷失。
咨詢師可以設計一堂課,讓學生通過頭腦風暴列出與體育相產在的職業,可能包括各種職業運動員,也可能包括裁判、解說員或播音員、廣告商、特許經銷商、場地管理員、運動醫學專家、教練、陪練員、攝影師等職業。類似這樣的課程可以被納入體育課、寫作課(學生們可以學習寫一篇關于不同體育職業的文章),或計算機課(學生們可以在其中找到與體育職業相關的在線信息)。同時,職業咨詢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其他與體育無關,但要求類似資質或特征(如體力、耐力)以及活動水平的職業,如消防員和建筑工人。
特別說明:在討論這類職業模仿時,要特別注意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有關職業的討論必須同時包括男性和女性工作者的例子。
除課堂外,生涯教育還應開展更多其他生涯類型活動,其中職業體驗日Career Day是一種最常見的方式。
職業體驗日或職業博覽會是很受小學生們只喜歡的活動,但是要有效地開展這些活動需要大量有預先考慮和計劃。只在特定的日子邀請班上的父母或成年人簡單地分享他們的職業是不夠的。
教育者在邀請演講嘉賓時應該有目的、有選擇。例如從職業發展理論出發,一種方法是邀請代表六個霍蘭德工作環境模式的演講嘉賓:現實、研究、藝術、社會、企業、常規。另一個方法是邀請代表不同職業集群Career Clusters的演講嘉賓。
另一個更有針對性的方法是在具體的工作地點進行實地考察。教育者應該系統地使用這種方法,帶領不同年級的學生訪問不同的工作場所,并且使學生能夠在這些工作場所接觸到各種職位。與所有類似的活動一樣,教育者應該提前為學生做準備,并在事后與學生就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例如,訪問的是汽車經銷商,就應該讓學生有機會與各個職位的員工進行交流,從機械師到銷售人員,再到收銀員、雇主。如果學生們事先準備好諸如:如何在工作中使用閱讀技能和數學技能,能及為了獲得這樣一份工作所需要的培訓之類的問題(提前準備的問題),那實地考察將會更加有效。此外,教育者還應該預先告知企業員工在訪問期間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以便他們提前準備答案。
另一個生涯教育的成功要素是對教育計劃的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小學生思考與討論高等教育。與你想的恰恰相反,小學生談論大學和其他高等教育選擇并不是為時尚早。這些活動對那些父母沒有上過大學的學生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