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輿情分析師
一、單選題
1.沉默的螺旋理論表明,輿論的形成不是社會公眾理性討論的結果,而是()建構的“意見環境”壓力。
A.群眾
B.政府
C.大眾媒介
D.社會精英
答案:C
2.對于輿情和輿論的不同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輿情是動態變化的,輿論是具有共識的意見
B.輿情是不同的聲音,輿論是一致的聲音
C.輿情是可塑的,輿論是固化的
D.輿情發自于民眾,輿論發自于政府
答案:D
3.根據2013年7月1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下列對我國網民的基本情況判斷錯誤的是()。
A.互聯網在農村普及速度更快
B.手機網民數量占比相對較低
C.網民在年齡層次上更多集中在年輕人群
D.網民中社會底層人群更多
答案:B
4.輿情引導工作之所以困難,是因為()。
A.它要引導的是人們的主觀意愿
B.工作的性質是公益事業
C.需要進行引導的人員數量龐大
D.群眾對這方面工作不夠重視
答案:A
5.要了解輿情,首先要了解“輿”字的含義,在古代“輿”字的含義中,與現代“輿論”一詞最接近的是()。
A.地位低微的人,泛指眾人
B.車輛,尤指馬車
C.疆域
D.轎子,如輿夫(轎夫)
答案:A
6.在網絡輿情報告中,輿情日報的功能是()。
A.對大眾進行輿論引導
B.評估輿情應對方案
C.輿情監測與輿情預警
D.提出輿情的應對方法
答案:C
7.在輿情管理工作中,首先要進行的工作是()。
A.輿論引導
B.輿情決策
C.輿情干預
D.輿情監測
答案:D
8.對于政府進行輿論引導的基本原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速下結論,爭取時間
B.真誠以待,以據服人
C.巧用三方,借力使力
D.知己知彼,科學決策
答案:A
9.對于網絡輿情的主要特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擴散性
B.正面性
C.從眾性
D.逆反性
答案:B
10.采用人工法進行輿情監測的優點是()。
A.不會遺漏敏感信息
B.不需要專職監測人員
C.成本低
D.監測范圍廣
答案:C
11、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一定義的提出者是() 。
A、徐寶璜 B、李大釗 C、陸定一 D、范長江
答案:C
12、新聞工作者準確迅速地識別新聞事實的能力,稱為() 。
A、政治敏感 B、新聞敏感 C、新聞價值 D、新聞線索
答案:B
13、新聞事業在本質上屬于 ()。
A、生產力 B、經濟基礎 C、政權機關 D、意識形態
答案:D
14、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是() 。
A、堅持黨性原則 B、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C、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 D、堅持政治家辦報
答案:A
15、在當代信息社會,通常所稱的大眾傳播媒介,應包括()
A、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視、電影
B、報紙、廣播、電視、通訊社
C、報紙、廣播、電視、攝影、通訊社
D、報紙、廣播、通訊社、特稿供應社、電視
答案:A
16、“正確的輿論”的含義通常應當包括()
A、政治方向正確、思想方法正確、話題內容正確
B、政治方向正確、輿論話題適時、輿論強度適中
C、政治方向正確、思想方法科學、傳播時間適宜
D、政治方向正確、傳播內容健康、傳播速度快捷
答案:B
17、新聞是“易碎品”,因此新聞記者報道新聞要講究()
A、有搶有壓 B、有聞必錄 C、爭取時效 D、用事實說話
答案:C
18、新聞傳播的基本要求是在()統一的基礎上,充分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
A、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
B、客觀性、時效性、公開性、導向性;
C、黨性、群眾性、導向性;
D、準確性、民族性、知識性。
答案:B
19、輿論監督是社會的“排氣閥”,這指的是輿論監督的()功能。
A、監測環境 B、社會調節 C、社會控制 D、社會制衡
答案:B
20、與文學相比,新聞的本質特征在于()
A、講究真實 B、強調為人民服務 C、注重反映普通群眾 D、堅持宣傳改革開放
答案:A
21、 在突發事件的處置過程中,為控制事態發展,營造有利于穩定的輿論氛圍,公安機關可以利用( )來發表有利于警方的輿論。
A 公安內部刊物
B 發行量(收視率)較高的商業媒體
C 與警方關系密切的新聞媒體
D 與警方保持中立的新聞媒體
答案 :C
22、 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 )之內,警方應組織安排第一次新聞發布,向媒體披露相關信息。
A 一周
B 三天
C 24小時
D 12小時
答案 :C
23、 在突發事件面前,公安機關必須對事件中的網絡輿情進行( ),才能成功化解危機,處置好突發事件。
A 控制
B 批判
C 屏蔽
D 引導
答案 :D
24、 在突發事件現場,警方的新聞協調人員要對在場記者進行登記,并安排記者在( )進行采訪。
A 警方設定的采訪區內
B 警方設定的采訪區外
C 警戒區內
D 第一現場
答案 :A
25、 在新媒體時代,突發事件的首次信息發布應遵循黃金( )小時原則。
A 48
B 24
C 5
D 1
答案 :C
26、 在一些突發事件的現場,作為在現場執行公務的公安民警,為避免記者的采訪干擾到自己的工作,而又盡量不和媒體記者發生沖突,應該采取哪種策略:( )
A 將前來采訪的記者強制帶離現場
B 讓記者進行自由采訪
C 用警戒帶拉設一定的警戒區域,讓記者在警戒區外進行采訪
D 說服記者主動離開突發事件現場
答案 :C
27、 作為社會的代表對網絡傳播的內容進行篩選和過濾,使之符合國家政治法律制度的規范是( )的職責。
A “把關人”
B 所有網民
C “意見領袖”
D “五毛黨”
答案 :C
28、 ( )施行以來,政府信息公開邁出重大步伐,取得顯著成效。
A 《關于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機制的意見》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C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
D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政務公開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通知》
答案 :B
29、 ( )同志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宣傳思想部門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A 習近平
B 李克強
C 劉云山
D 趙克志
答案 :A
30、 ( )下降會使輿論引導變得異常困難。
A 社會公德
B 職業道德
C 政府執行力
D 社會公信力
答案 :D
31、 “1月21日晚,我市一網民在QQ空間發布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虛假信息被截圖在微信群朋友圈轉發。我市警方第一時間組織警力開展調查,并傳喚了當事人魯某(32歲,男,某集團副經理)。魯某到案后如實陳述了自己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對此作進一步嚴肅處理。某集團黨委決定給魯某撤職處分。”該新聞通稿中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32、 “1月29日,太原市公安局直屬第二分局查處一起聚眾擾亂公共秩序案件,主犯王某某(32歲,男,某村村長)被依法逮捕。警方提示,當前正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廣大人民群眾要維護穩定的社會秩序,不煽動、不聚集,對于煽動鬧事、非法聚集,擾亂公共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堅決依法查處。”該新聞通稿中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D
33、 “2月1日23時許,網上較多出現網民“楊曼曼”編發的微信朋友圈截圖信息,造成惡劣影響。我局迅速組織核查處置。現已查明,此系該網民為自我炫耀而編造的不實信息。我局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已對該網民作出行政拘留10天、罰款500元的處罰。”該新聞通稿中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34、 “2月2日,警方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破獲一起銷售假冒品牌口罩案,抓獲嫌疑人5名,查扣假冒“3M”品牌口罩1.6萬個。”該新聞通稿中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C
35、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可直接使用簡稱“( )”。
A 朝鮮
B 北朝鮮
C 朝鮮共和國
D 朝鮮人民共和國
答案 :A
36、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國家有關法律規定,2月3日,我局對賈言(男,30歲,海濱市人)及親屬等四人(已分別隔離、收治)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偵查。經?,賈言等人故意隱瞞從疫區來我市的事實,不服從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在本人和共同居住親屬中有人出現感染癥狀后,拒不配合相關部門的調?與隔離,造成惡劣影響。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加大偵?力度,對涉案人員依法從嚴處理。”以上表述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37、 “今天早上7點01分,在S228省道黃土塘段發生了一起車禍,一輛載有木材的貨車在通過路口時發生了側翻,車上的大圓木滾落,砸中了停在對向車道的一輛小車及電動車。死難者中有一名北大學生,其余為普通群眾。”以上表述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38、 “近日,黃毅清(男,34歲,工人)因在網絡散布不實言論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后,繼續通過網絡發布不實言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其行為已涉嫌尋釁滋事罪,宮口公安分局于8月3日依法對黃刑事拘留。后經進一步調查,公安機關發現黃還存在吸食毒品的犯罪行為。日前,公安機關以黃毅清涉嫌尋釁滋事罪向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對其吸毒違法行為另案處理。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以上表述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C
39、 “近日,冷水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成功打掉一家族農民工入室盜竊團伙。經查:2017年1月7日12時許,罪犯張某A伙同張某B、張某C竄至冷水縣小屏鎮一家屬院入室盜竊財物,價值10000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A、張某B、張某C已被刑事拘留。”以上表述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40、 “近日,某河南籍男子在醫院滋事的一段視頻在網上傳播,影響惡劣。公安機關高度重視,迅速開展工作。經查,2020年1月25日20時許,尤某(男,30歲,農民工)酒后在我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室用出血手指涂抹急診記錄單、向值班醫護人員吐口水、現場辱罵他人,F該男子因尋釁滋事已被市公安局鼓樓分局行政拘留十五日。”該新聞通稿中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C
41、 “近日,在省公安廳的組織指揮下,市公安機關集結精干警力,成功打掉一個以王強為首的強迫組織介紹婦女賣淫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被暴力脅迫賣淫的婦女張小丫、李小四已得到妥善安置。”以上表述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42、 “某疫情在醫學觀察期,推薦中成藥**膠囊(丸、水、口服液),該藥針對臨床表現為乏力伴胃腸不適的療效最佳。”以上新聞通稿中的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
43、 “榮縣警方隆重召開民警退休座談會,縣公安局長賈宜親自接見并致詞。”以上表述有( )個欠妥之處。
A 0
B 1
C 2
D 3
答案 :C
44、 “一有涉警負面輿情突發事件發生,無論警察所負責任大小,無論有無責任,老百姓就期待有警察被撤職,只要有人被撤職才能解恨。”這是輿論傳播中的( )表現。
A 問責效應
B 碎片效應
C 加倍效應
D 首因效應
答案 :C
45、 處理社會安全類輿情突發事件的關鍵原則是:( )
A 及早化解
B 以人為本
C 依法打擊
D 屬地管理
答案 :A
46、 處置社會安全類突發事件首先應當做的是:( )
A 領導與群眾對話
B 控制輿論的導向
C 控制事態的發展
D 武裝力量的壓制
答案 :C
47、 對國際戰爭中雙方戰斗人員死亡的報道可使用“( )”等詞匯。
A 擊斃
B 犧牲
C 被擊斃
D 打死
答案 :D
48、 對監測發現的政務輿情,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研判,區別不同情況,進行( ),并通過發布權威信息、召開新聞發布會或吹風會、接受媒體采訪等方式進行回應。
A 屬地管理
B 分級負責
C 分類處理
D 誰主管誰負責
答案 :C
49、 對涉及地方的政務輿情,( )是第一責任主體,本級政府辦公廳(室)會同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A 本級政府辦公廳
B 本級政府宣傳部門
C 垂直領導的上級主管部門
D 涉事責任部門
答案 :D
50、 對涉及多個地方的政務輿情,( )是輿情回應的第一責任主體,相關地方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行回應。
A 本級政府辦公廳
B 本級政府宣傳部門
C 上級政府主管部門
D 涉事責任部門
答案 :A
51、 對涉及非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應在( )小時內予以回應,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持續發布權威信息。
A 2
B 12
C 24
D 48
答案 :D
52、 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及時發聲,最遲應在( )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
A 2
B 12
C 24
D 48
答案 :C
53、 對特別重大的政務輿情,本級政府( )要切實負起領導責任,指導、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做好輿情回應工作。
A 一把手
B 主要負責同志
C 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
D 涉事責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
答案 :B
54、 各地公安機關要嚴格落實“三同步”要求,進一步做好新時代公安宣傳輿論工作。這里所說的“三同步”是指( )同步。
A 政策解讀、輿論引導、社會面管控
B 政策解讀、依法辦理、輿論引導
C 依法辦理、輿論引導、社會面管控
D 輿論引導、社會面管控、打擊處理
答案 :C
55、 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與新聞宣傳部門、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以及有關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建立重大政務輿情( )制度,建立政務信息發布和輿情處置聯動機制。
A 會商聯席會議
B 分析研判
C 信息公開
D 引導聯動會議
答案 :A
56、 各地區各部門要將政務輿情( )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納入考核體系。
A 信息公開
B 回應情況
C 輿情處理
D 政策解讀
答案 :B
57、 各地區各部門要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針對公眾關切,( )地發布權威政府信息,以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A 積極、主動、全面、精準
B 主動、適時、適度、準確
C 主動、及時、全面、準確
D 主動、及時、適度、精準
答案 :C
58、 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把人民群眾的期盼融入政府決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強提升政府公信力、社會凝聚力的“( )”。
A 硬實力
B 軟實力
C 真實力
D 柔實力
答案 :B
59、 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輿情( )工作,切實增強輿情意識,建立健全政務輿情的監測、研判、回應機制,落實回應責任,避免反應遲緩、被動應對現象。
A 應對
B 公開
C 回應
D 監督
答案 :C
60、 關于涉警危機事件新聞發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及時、準確,先聲奪人
B 避免恐慌,弱化嚴重事實
C 不實信息,不予披露
D 多種形式,及時發布
答案 :B
二、多選題
1.網絡推手操縱網絡輿論的目的有()。
A.政治目的
B.商業競爭
C.追名逐利
D.社會公益
答案:ABC
2.網絡名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輿論傾向,他們在網絡活動應守住的底線有()。
A.社會主義制度底線
B.社會公共秩序底線
C.信息真實性底線
D.法律法規底線
答案:ABCD
3.政府之所以重視網絡輿論引導,其原因有()。
A.網絡成為負能量的輿論場,不反映社會現實
B.網絡陣地幾乎失守,利益集團廣泛滲入
C.輿情被操縱、被利用,民意被綁架、被愚弄
D.輿情決策取代了科學民主決策
答案:ABCD
4.輿情報告分為輿情日報和輿情周期報,輿情周期報的功能有()。
A.及時發現重要信息和敏感信息
B.輿情研判與決策參考
C.梳理輿論發展脈絡、了解輿論主要觀點
D.捕捉輿論領袖人物/媒體、發現輿論場域差異
答案:BCD
5.在新媒體時代,政府需要迎接的挑戰有()。
A.人人都是記者
B.圍觀一觸即發
C.傳統管制失靈
D.問責風暴更猛
答案:ABCD
6.當前,在網絡輿論場中助推涉警輿情的勢力主要包括:( )——[多選題]
A 境外勢力
B 網絡大V
C 資本力量
D 新聞媒體
答案 :ABC
7.當前涉警輿情頻發的主要部門是:( )
A 省級公安機關
B 市級公安機關
C 派出所
D 交警大隊
答案 :CD
8.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 )。
A 自然災害
B 事故災難
C 公共衛生事件
D 社會安全事件
答案 :ABCD
9.公安機關必須高度重視輿論工作,主要原因是:( )
A 經濟利益的需要
B 政務公開和輿論監督的需要
C 公安機關宣傳政績和重塑形象的需要
D 化解危機和安定人心的需要
答案 :BCD
10.公安機關開展輿情引導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
A 主動公開
B 及時發布
C 充分告知
D 以我為主
答案 :ABCD
11.公安機關要把握采訪中的主動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
A 強調重點內容,引導記者報道你的重點
B 盡量使用媒體語言,避免公文語言
C 一次不要給記者太多的信息
D 先拒絕接受記者的采訪
答案 :ABC
12.公安機關在確定自己的發言人時,一般應考慮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
A 新聞發言人應出自決策領導層
B 新聞發言人不必非得是“一把手”
C 新聞發言人的表態發言要得到組織的授權
D 新聞發言人必須在24小時內出現
答案 :ABCD
13.公安民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應對以下內容堅持保密原則:( )
A 《保密法》規定的應當保密的政府信息
B 不應公開的個人隱私
C 企業的商業秘密
D 刑事案件中公安機關的偵破手段
答案 :ABCD
14.關于網絡輿情,下面表述正確的是:( )
A 網絡輿情一般是指網民對某一熱點問題而發表的意見
B 網絡輿情通常表現為在互聯網上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C 網絡輿情一般都是網民們非理性的意見
D 網絡輿情通常是指網民們帶有一定傾向性的意見
答案 :ABD
15.關于輿論引導問題,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
B 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
C 公安機關必須積極回應網絡輿情,提高與社會公眾溝通的能力
D 公安機關必須重視對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而對網絡輿情則不必重點關注
答案 :ABC
16.警察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下列哪些語言是不能說的:( )
A 這是我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B 無可奉告
C 也許事情是這樣的
D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
答案 :ABCD
17.警方在突發事件中應對媒體的常見認識誤區有哪些?( )
A 僥幸心理作怪
B 迷信“謠言止于智者”
C 主動發布消息
D 相信“后發制人”
答案 :ABD
18.媒體的輿論監督給我們公安機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表現在:( )
A 挑戰我們的危機化解能力
B 挑戰我們的公關能力
C 挑戰我們的政治素質
D 挑戰我們的執法權威
答案 :ABC
19.涉警負面輿情發生后,公安機關常見的錯誤做法主要有:( )
A 企圖用保持沉默來遮掩
B 無理生硬的辯護
C 與媒體合作
D 阻撓或干預采訪
答案 :ABD
20.涉警輿情處置的主要策略有:( )
A 輿情監控與輿情研判相結合
B 網上引導與網下處置相結合
C 輿情管理與輿論控制相結合
D 輿情應對與輿論引導相結合
答案 :ABCD
三、判斷題
1、 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媒體在傳播效果方面更具有權威性。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B
2、 在突發事件的輿情處置過程中,公安機關可以通過議題設置的方式來轉移公眾實現,從而有效引導輿論。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3、 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警方組織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應盡早發布事故的原因。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B
4、 在突發事件現場,執行警戒任務的民警不得接受記者采訪,隨意發表個人意見。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5、 在突發事件現場設置的警戒區,媒體記者和圍觀群眾未經警方允許不得入內。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6、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簡稱為“海協會”。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7、 “穆罕默德”通常是指伊斯蘭教先知。有一些穆斯林的名字叫“穆罕默德”。為了區別和避免誤解,新聞通稿中對這些穆斯林應加上其姓,即使用兩節姓名。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8、 “穆斯林”是伊斯蘭教信徒的通稱,不能把宗教和民族混為一談。不能說“回族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就是回族”。稿件中遇到“阿拉伯人”等提法,不要改稱“穆斯林”。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9、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可簡稱為“海基會”或“臺灣;鶗”。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0、 不得將臺灣民眾日常使用的漢語方言閩南話稱為“臺語”。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1、 對出面回應的政府工作人員,要給予一定的自主空間,寬容失誤。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2、 對發布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規做好保密審查,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與有關行政機關溝通確認,確保發布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3、 對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輿情,上級政府主管部門是輿情回應的第一責任主體,相關地方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行回應。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B
14、 對臺灣少數民族不稱“原住民”,可統稱為臺灣少數民族或稱具體的名稱,如“阿美人”“泰雅人”。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5、 對以民間身份來訪的臺灣官方人士,一律稱其民間身份。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6、 各地區各部門要把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提高信息發布實效擺上重要工作日程,要為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新聞發言人、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政務微博微信相關人員參加重要會議、掌握相關信息提供便利條件。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7、 各。▍^、市)人民政府要建立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依托新聞發布平臺和新媒體發布重要信息的制度,并指導本級政府各部門和市、縣級政府加強新聞發布工作,進一步增強信息發布的權威性、時效性,更好地回應公眾關切。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8、 國臺辦與臺灣陸委會聯系溝通機制,是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的對話平臺,不得稱為“官方接觸”。這一機制,也不擴及兩岸其他業務主管部門。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19、 國務院各部門要建立健全例行新聞發布制度,利用新聞發布會、組織記者采訪、答記者問、網上訪談等多種形式發布信息,增強信息發布的實效;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以及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增加發布的頻次,原則上每季度至少舉辦一次新聞發布會。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
20、 加強政府網站數據庫建設,逐步整合公安、社保、醫療、教育等公共信息資源,以及投資、生產、消費等經濟領域數據,方便公眾查詢。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B